第261章 举贤不避亲_大明从慎重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1章 举贤不避亲

第(2/3)页

人。

  这难不成是……

  神仙打架?

  还是诈尸了?

  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显然在质疑这封疏奏的真实性。

  若不是保国公权势太高,言官们早就口吐芬芳了。

  打了一天一夜死了三个人?你怎么打的,用手打的?

  萧敬将疏奏念完。

  弘治皇帝长叹一声,质疑:“连保国公也误报军功了!”

  “臣看未必,或许真的是三人。”王越继续道:“这三人,应当是鞑靼人的探子。”

  鞑靼料到京军会来搜套,定会派出大批的探子。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知道明军的动向,就能提前避开。

  “不过,辎重的确是问题,即便寻到鞑靼踪迹,也追不上。”王越道。

  李东阳等人颔首点头。

  辎重拖延行军速度,又不能丢,若与大军分开前进,被鞑靼人截获,反倒赔了夫人又折兵。

  加上风沙障目,京营并不擅长在戈壁草原作战。

  严成锦疯狂的计算。

  反复检查每条计策,如何提高辎重的速度,如何寻找鞑靼的踪迹。

  一道不急不缓的声音响起:“陛下,不如让安定伯搜套?臣有一办法,或许能提高辎重的速度。”

  大臣们四处张望,找不到说话的人。

  这才意识到,说话的,是都察院那个慎重的家伙。

  “说说看。”

  弘治皇帝脸色微微一动。

  “举贤不避亲,安定伯虽然是臣的爹,但臣一心为了大明,绝无半点私心。”严成锦正色道。

  弘治皇帝气不打一处来,你敢放下免死金牌再说吗?

  李东阳等人回头看向严成锦。

  若说这家伙没有一点私心,他们当然是……

  不相信的。

  分明是想把安定伯折腾死啊。

  千里迢迢到宣府任命,连参将的面还没混熟呢,就要调到延绥攻打鞑靼。

  严成锦有点心虚,微微底下头,避开李东阳等人直勾勾的目光。

  老爹那样的军事菜鸡,打仗经验自然不如保国公。

  但有一句话说得好,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上天。

  制造一个风口,老爹飞不起来的话,这辈子也只能是个总兵了。

  鞑靼人侵入大明,虽说不利。

  反过来看,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明中期以后,能当上国公的人,几乎没有。

  全是受了祖上的恩荫,世袭得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35book.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