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大功于朝_大明从慎重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1章 大功于朝

第(2/3)页

见他这样的反应,还真以为户部没银子呢。

  不过,国库需要屯银子以备不时之需,这倒是真的。

  大殿中,人人脸色拧巴,唯独严成锦面色如常。

  李东阳和刘健三人眉目紧锁。

  朝廷许久没有兴动如此大的工程了,动辄两百多万两银子,堪比一年的夏税。

  “只是安置流民,会不会太破费了一些……”刘健觉得这些银子,花得有些不值。

  两百万两银子,每天赈济两顿稀饭,够荆襄的流民吃到死。

  严成锦倒好,还让流民去西北修长城,这不是多此一举?

  谢迁和韩文等人纷纷点头。

  “刘公说得不错,敢问户部,西北明初交上来的赋税,与如今交上来的赋税相差多少?”严成锦问。

  韩文有些吞吞吐吐,弘治皇帝眉目冷峻,大声道:“韩卿家说就是,何须遮掩。”

  “这个……臣要去核实一下。”

  说着,韩文大步退出大殿,片刻之后,又匆匆忙忙的赶回来。

  “西北三边的赋税总和,若都折算成银子,相比明初时,每年大概少了十万两左右。”

  这十万两,是米粮加税银的总和。

  明初时,鞑靼人被朱元璋收拾得老老实实,不敢进犯。

  西北相对安定,百姓不用逃亡,交的赋税自然就多。

  如今,鞑靼人把西北当成自动取款机,没事就来抢一抢,人都跑光了。

  大明的税赋按人头收,没有人,就收不上来银子。

  “两百万两银子,看似很多,却很值,修好河套的长城后,可以抵御鞑靼入侵。

  流民耕种田地,赋税就能提升上来,朝廷再开放西北的茶马易市,西北的商旅很快就会繁荣。

  如此一来,既然能解决荆襄流民的问题,也可以解决西北之患。”

  严成锦不紧不慢道。

  进宫之前,他把这几个问题推演了好几遍。

  如今,还没有直接经济损失这个概念。

  鞑靼人入河套掳掠一次,除了抢走牛羊和粮食,还导致良田荒废。

  这都是直接经济损失。

  “诸公以为如何?”弘治皇帝心中有了定数,不咸不淡问一句。

  “臣以为,不可行。”韩文道。

  “陛下,臣倒以为可以修,此看眼下虽然无利,却可以福泽后代,今后太子……”

  李东阳说得隐晦,弘治皇帝却也能听明白,他不解决荆襄之患,今后太子就要解决。

  看厚照成日吊儿郎当的样……唉,修吧。

  “此乃利在千秋的大事,朕也觉得有道理。”

  弘治皇帝心中莫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35book.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