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致良知_大明从慎重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36章 致良知

第(2/3)页

都会升官。”

  王华看向严成锦的方向,要不…一会儿跟老爷子上门道谢?

  从奉天殿出来。

  严成锦走下御阶,背负着手准备离去,王守仁上前几步,刘瑾心虚地紧跟在他后头。

  “老高兄,在下有一事,想与你商量。”

  严成锦回过头,看见王守仁朝他微微躬身,有些惭愧地问。

  “伯安尽管说就是,反正本官也不会答应的。”

  王守仁面色略微僵硬:“老高兄猜到了?”

  严成锦抬手指着刘瑾:“伯安兄想让我放过刘瑾?”

  “正是!”

  “本官和刘公公无仇,何来放过?”

  是没仇,可你总想弄死咱啊。

  刘瑾哭丧着脸,噗通一声跪下:“咱叫刘瑾,咱有什么错?严大人就让咱活着吧,咱活在这世上,也不吃大人家的大米……”

  王守仁羞愧地再躬身:“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者,不待虑而得者。

  在下定会好好教导他,不会危害老高兄的。”

  严成锦眸中露出诧异,这便是王守仁的致良知,说的是,人人都有良知,不同的是,有的人能发现它,有的人不能发现它。

  刘瑾看准时机,适时哭道:“打死咱,也不敢谋害大人啊。”

  严成锦脸上时而愁云密布,时而舒缓畅通。

  思考了片刻,郑重地道。

  “先观察一年吧。”

  “………”王守仁呆若木鸡。

  等严成锦走远后,刘瑾掉转头朝王守仁磕头下:“干爹……明年到期,您要再给咱续一年啊…”

  王守仁十分不喜这样的称呼,将刘瑾扶起来,道:“还是称本官为王大人吧。”

  几日过去,弘治皇帝派人打探江南的丝价。

  传回的消息,却让他大失所望,丝价依旧没涨。

  “如今松江府的倭寇之乱,已经平定,丝价怎还未恢复?”

  弘治皇帝在御前走了几步,嘴中念念有词。

  李东阳道:“严成锦做了上万台织机,良乡也产了不少生丝吧,严成锦运到哪里去了?”

  牟斌道:“据下官所知,还都在良乡。”

  刘瑾已将三艘大船找回,弘治皇帝和李东阳想起严成锦说,此时,丝绸价格必会上涨。

  可眼下还无动静,不禁担忧起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35book.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