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弹劾的反伤_大明从慎重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1章 弹劾的反伤

第(3/3)页

可恶,此子竟当面骂他是傻子,杨一清很快平静下来,捋须道:“你找本官作是为了那本疏奏?”

  严成锦已经确定,杨一清不认识他。

  “下官清廉如水,杨大人弹错人了。”

  “本官在西北呆了一年,如今一片安定,你谏言开丝路,到时马匪和番商全都涌进来了,鞑靼和瓦剌若伺机进犯,定大乱不可,弹的就是你。”

  开了丝路,让西域诸国自由贸易,堪合就变成了无用之物。

  域外的匪盗可以自由进出关口,定会来扰。

  杨一清想得周全,严成锦自然想到了,鞑靼会来犯。

  丝绸之路必定伴生匪盗。

  但这丝毫不影响丝路的繁荣。

  弘治皇帝也罢,杨一清也罢,皆习惯了西北的安稳。

  严成锦认真道:“杨大人说的是,本官一直觉得杨大人是个人才,养马实在可惜了。”

  杨一清懵了,还以为跑过来会与他厮打一顿,而后威胁一句狠话。

  此子非但没有责骂他,还夸他有大才。

  这……这究竟?

  杨一清忽然有点自责起来,习惯性的谦虚,语气稍微弱了一些道:“老夫的才德,自然不用你夸,休想蒙混过关。”

  严府,

  王不岁拿着新买来的桑地和新签的契书,正等严成锦下值。

  良乡丝织厂开后,便需要长期的供货商。

  “少爷,小的在江南买了一大片桑地,咱们自己也能产生丝了。”

  开了丝路后,最值钱的就是丝绸,王不岁入股的四万两银子,全花在买桑地上。

  他还找了一批江南的生丝供货商。

  “继续采购生丝,有多少要多少。”严成锦说道。

  王不岁为难道:“可是少爷,生丝的价钱已经快涨到三两银子了。”

  丝绸价格上涨,生丝价格也跟着上涨。

  严成锦在张家兄弟和散户手中买了一大批生丝后,导致江南生丝严重缺乏。

  “涨了也买。”严成锦说道。

  若是开丝路,涨到三两也是大赚。

  反正赔了,也是良乡商会和衙门的银子,何乐不为。

  想起家规,王不岁不敢多言,迟疑道:“少爷,南昌有个丝商想要见您。”

  宁王总是撩他作什么?

  
记住手机版网址:m.635book.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