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丝价暴涨_大明从慎重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3章 丝价暴涨

第(3/3)页

飞梭织机和二十五斤生丝,织出十三匹丝绸,剩余的丝还能织七匹。

  五十两,一下子变成了二百两!

  他不敢出门了。

  怕有人进来抢丝绸,如今丝绸就是软黄金啊。

  “从四两变成了十两,涨了近三倍的价钱啊,幸亏当时买得早。”梁中感慨。

  丝绸贵出两倍的价格,就像千年铁树开了花,百年难逢。

  更可贵的是,良乡买织机和生丝的流民没有几个,现在想买也买不着到了。

  他一狠心之下,竟发了财,凭空生出一百多两银子。

  在流民的草棚区,那就是首屈一指的富户了。

  梁中没有买地的想法,一百多两银子,买不起良乡的地,良乡已经无人卖地了。

  要去大苑县买。

  可他不想搬出良乡,在这里,虽然住着又脏又臭的草棚,冬天四面漏风,可却有赚银子的机会。

  他要是搬出去,草棚就让给其他流民了。

  如今,流民想来良乡落户,还进不来呢。

  “阿爹,丝绸涨到十两银子了,咱们卖不卖?”梁家大媳妇在工坊,听到别人谈及。

  “卖!明天我就把这十匹丝绸装进麻袋,卖给工坊。”

  梁中怕丝价掉了,亏了银子。

  良乡商会彻底乱套了。

  谢玉带头,商会成员挤进衙门,拿着当初签字画押的股权契据。

  “张大人,小的给您当孙子,股权再分过吧……”

  “看走眼了,大人,让我们重新入股吧,这回小的入三万两……”

  谢玉哭得老眼朦胧,士绅们一个个鬼哭狼嚎,将衙门弄得像丧堂似的,死死抱着张贤的大腿。

  他们比织户更具商业眼光,西北的丝路一开,诸国入关交易,丝价就没有回落的可能了。

  王不岁入了四万两银子,占了织造厂一成股份。

  也就是,织造厂赚了十成利润,要给一成王不岁。

  他们只入股一百两银子的,连汤也喝不着。

  王不岁赌对了啊!

  张贤摇头:“这是御史大人定的规矩,错过了,便是错过了。

  你们给本官当孙子也没用,再说了,本官还未成婚,你们不可这样……”

  按严大人的性格,必定不会再开先例的。

  
记住手机版网址:m.635book.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