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神奇的番物_大明从慎重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5章 神奇的番物

第(1/3)页

  严成锦听到周围的官员,在讨论王华被儿子王守仁辩败的事。

  百官们脸上笑呵呵,真是父慈子孝啊!

  王守仁把亲爹怼病了,王华不但名誉受损,还背上了教子无方的骂名。

  严成锦还以为他们会同情王华,谁知,竟被当成早朝的笑料,大臣们喜闻乐见。

  张家兄弟站着的地方,只有张鹤龄一个人,张延龄十几日没上朝了。

  弘治皇帝走进大殿中,大殿才慢慢安静下来。

  “方才在议论何事呀。”

  大臣们不做声,李东阳微微躬身道:“是昨日王华父子的论道。”

  “王守仁不知孝道,王大人心寒啊!”户部主簿王琼道。

  弘治皇帝已从锦衣卫那里知晓,王华论理输了,道:“昨日严卿家也在吧?”

  还有太子也在,但他不想提太子。

  严成锦微微躬身道:“臣认为,王卿家教得好,青出于蓝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王守仁,便是后浪。”

  听此子这么一说,总觉得有几分道理。

  弘治皇帝看向内阁三人,道:“开始廷议吧,有何事要奏?”

  “杨一清传回急奏,剿灭西北延绥一带的贼匪三百余人。”刘健禀报道。

  西北的地广人稀,三百人之数弘治皇帝和百官啧啧称奇。

  “西北竟有如此多贼匪?”

  刘健道:“只怕还不止,西北的粮食收成极低,饥民四处求生,不得已当了贼匪。”

  杨一清在疏奏中说,抓到的蕃人贼匪不多,更多的是,从卫所逃出来的士卒和贫苦百姓。

  收成本就不多,贼寇们抢了百姓的粮食,百姓不能安稳种田,也只能落草当流寇。

  “还是快些开丝路为好,这样一来,京城的商人可以去西北做买卖。”李东阳想起了良乡,严成锦将三万流民安置的经历。

  贼匪虽然不同于流民,但本质却是相同的,无田无地,没有生计。

  弘治皇帝点头道:“严卿家向朕推举的杨卿家倒是不错,苦了西北的百姓了。

  兵部,西北的驿站和钞关,何时才能修完?”

  秦竑拱手道:“兵部从修建长城的流民中,调了五万人,修建驿站和钞关共一百八十二个。

  如今修成有一百二十余,还剩六十座,十日之内,应当可以修完。”

  五万人同时修建,加快了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35book.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