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4章 科举改制
第(3/3)页
试。”
严成锦想到了海外普及,当在大明成立一个官话学院,日后推广到岛国、安南和暹罗等地。
这消息一出,良乡炸开了锅。
原本要焚膏继晷学习理科,才能考上工程师。
如今会官话也能当工程师,岂不是整个京城的人,都是工程师?
消息越传越快,京城的百姓和士绅,将传世理学院的门堵住了。
王越命亲兵来守,他站在院门前:“此工程师除了会官话,还需读书认字,有本事的尽管来考。”
报名者,多为北直隶人。
严成锦上朝时,专挑避开国子监的路走。
何能小声:“少爷,在”
圣旨下达后,弘治皇帝看向内阁三人:“将官话纳入乡试趣士中,国子监生的反应如何?”
李东阳三人相视一眼。
耿直如刘健的性格,此刻也变得吞吐起来:“圣旨下达后,南方的监生纷纷上书,直骂陛下…昏聩。”
朕推广官话,也是为他们的仕途着想,为天下的百姓着想。
好嘛,竟然怪起朕来了。
弘治皇帝虽然早料到,南方的书生会反噬。
但此刻,也忍不住龙颜大怒。
“良乡的读书人反应如何?”
严成锦微微躬身:“良乡的反应一片良好,官话考试,书生们踊跃报名,如今报名人数已达三千人余人。”
弘治皇帝脸上露出些许笑意,却疑惑道:“为何坊间书生与国子监生的反应,差别如此之大?”
张升面露惭愧之色,礼部监管国子监,但此刻,他也答不上来。
严成锦道:“陛下应当知道,国子监多为贡生和荫生,他们大多出身显赫,只求功名,不为银两。
良乡的书生多出身寒门,推广官话,若考举不中,他们还可得朝廷每月放发的半两银子,不愁生计。”
乡试过后,会有一大批落榜的书生考虑今后的谋生问题。
他们除了读书什么也不会,可家中还有妻儿老母要养活。
考不上,便疯了。
若每月得朝廷发放的半两银子,可以养活一家人,多了一条出路。
还抱怨什么?
记住手机版网址:m.635book.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