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难以悔改_大明从慎重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82章 难以悔改

第(1/3)页

  药钱需十个铜板,相比坊间的药铺,便宜三倍。

  可对于严嵩,是一笔不小的钱。

  从腰间掏出蓝色布囊,巴掌大小,倒出十二个弘治通宝,感激不尽:“大夫收好,敢问大夫,为何京城的书生,寥寥无几?”

  “在良乡的藏书阁。”

  严嵩心中大喜,起身作揖告辞。

  与商贾车队结伴进京,听商贾说,良乡有一座藏书楼,上至皇家典籍,下至坊间闲书,一应俱全。

  是坊间藏书最多的书楼。

  “有许多满腹经纶的贤士可以请教,不知有无下榻之地?”

  弘治十七年四月初,秋闱还有四个多月。

  只剩两个弘治通宝,严嵩打算,先到良乡的牙行厢房,赊住一月。

  再办法卖墨宝,赚取月例。

  车水马龙的官道上,熙熙攘攘,官道的西边,一座巍峨的楼宇,立于郊野阡陌中。

  那就是良乡藏书楼了吧?

  严嵩寻到牙行大堂,深感羞涩:“学生想在贵店赊住一月,这两个通宝,就当做是定金,掌柜可否通融?”

  京城里的客栈和牙行,会免费为一些书生提供住食。

  待到金榜题名,就能沾上官系。

  牙行小二认识藏书楼有名的书生,见严嵩不似能考上的样子:“店满了,你若真有本事,就去藏书楼卖诗,赚了银子再来开房。”

  严嵩不明白,为何会有人买诗?

  入了藏书阁一趟,他终于明白了。

  要想有书看,就得先斗诗,赢了,才能借到书籍。

  书与坊间的书不同,有宫中大儒写的注释,每月更新,科举临近,堪称读书人的备考指南。

  商贾世家出身的书生,甚至愿意出五两银子买诗。

  “不知我能不能赚银子?”

  严嵩从竹篓中拿出纸笔,学着其他书生,在藏书楼前摆开。

  每逢科举之年,是藏书楼最热闹的时候,朱厚照从宫中打马赶来。

  见有个书生,在地上摆了一首诗,写得还不错。

  “你写一首多少银子?”

  “四分银子。”严嵩咬咬牙,羞耻地报出天价。

  每日所赚银两,除去买书和住食,还有一些盈余。

  一日积得一分,一年也有三两六钱之数,可捎回家中。

  朱厚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35book.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