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金玉良言_大明从慎重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99章 金玉良言

第(1/3)页

  翌日早朝,

  太上皇弘治先是看了户部的疏奏,乾清宫修缮要结银二十五万,掏空小内帑也不够。

  “工部的力役,还等着结银。”王琼躬着身子道。

  短短一个月的功夫,皇室就要去二十五万巨额。

  这笔银子,原本是不必花费的,太上皇弘治深吸一口气,看向朱厚照道:“你真的没有银子了?”

  “儿臣老实,全部都交了。”朱厚照悻悻地道。

  这要是放在一般人身上,估计诸公就信了,可朱厚照说出来,总觉得还要再搜一搜。

  还差十万两白银,太上皇弘治无可奈何,从内帑中补足。

  兵部左侍郎左宗彝问道:“太上皇,鞑靼税赋管制一事?”

  严成锦思索片刻。

  昨日,太上皇和诸公竟还未决断,鞑靼人不如汉人温顺,强逼缴纳税赋,怕是连税监他们都杀。

  草束不值钱,从鞑靼身上收不上几个银子。

  但不收鞑靼人的税赋,那就需一碗水端平,不收边镇百姓的税赋。

  看来此事极难,太上皇弘治和诸公也难以决断。

  太上皇弘治深深地看了严成锦一眼:“严卿家?”

  “臣也想不到太好的办法。”

  “那再想想。”太上皇弘治定定的看着他,宛如老父亲看着自己的儿子般,眼睛笑眯眯的样子。

  昨日,诸公都商议过了,唯独严成锦没有参加。

  偏偏这家伙最有主意。

  李东阳等人目光落在严成锦身上。

  这时,张敷华毫不犹豫地道:“草原宽广,马草比蓟州肥沃,每月收两束,赋役实则不重。

  朝廷刚开仓赈银,出于感激,鞑靼人想来能接受。”

  对朝廷而言,收税赋只是一个形式,不指望收多少银子。

  意义却大有不同。

  对于朝廷,鞑靼人是养子,汉人是亲儿子。

  对养子比亲儿子还好,边陲的汉人会心生不满,失去民心,又有人要创业了。

  严成锦也补充道:“张大人所言有理,朝廷可视地方民情不同,分而管制,可待遇,要一视同仁。”

  此事极为重要,这是不患贫而患不均。

  太上皇弘治眸中露出坚定之色:“鞑靼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35book.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