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无所不通_大明从慎重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57章 无所不通

第(1/3)页

  大清早,神宫监的小太监在广庭扫雪。

  严成锦在路上没注意到,走在前面的是谢迁父子,谢丕从南方治水回来,似乎又立功了。

  诸公面色凝重,都有事要禀报。

  金钟响起,百官鱼贯入奉天殿中,手里哈着热气。

  李东阳道:“撒马尔罕贡使请旨,让朝廷支给贡使团入境一切饮食和道路费用,共计六万两白银。”

  太上皇弘治眉头一挑,忍不住想说:让他们今后别来朝贡了

  诸公虽未出声,但面色也有些不满。

  年关了,各国使臣纷纷入京朝贡,但唯独这撒马尔罕,要报销路费。

  严成锦知道撒马尔罕,这是上一世的乌兹某克某坦的疆域。

  百姓贫苦,尚且需要朝廷庇护。

  朝鲜、暹罗、吐蕃和哈密都是带贡品来。

  唯独撒马尔罕,是抱着拼团做买卖的心思来。

  他们采办明朝的丝绸、瓷器和茶叶等物,再回到本土贩卖,赚取差价。

  还要大明报销路费。

  一点不亏。

  但也不能怪他们,那地方鸟不拉屎,实在太穷了。

  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贡品。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既然是朝贡,朝廷应当支给这笔银子,只是这数额?”王琼有些不乐意。

  这是来大明碰瓷的吧!

  百官颔首点头,想比之下,唐宋国君简直是圣人。

  太上皇弘治沉声道:“让他们五年来一次,不必每年都来,贡使入京人数,限定在一百人,户部拨给糜费吧。”

  “遵旨!”

  王琼看了周围一圈,到他禀报了,心中有点兴奋感。

  “唐宋的香料折算成白银,为八百三十七万两,加上岁入的商税和农税,有四千五百余万两。

  再减去俸禄、军饷、赈银和造船糜费。

  国库,有储银一千九百余万两。”

  太上皇弘治略微动眉,国库竟有一千九百余万两剩银?

  这算是盛世吗?

  诸公也眼中一亮,朱厚照眸中迸发出精神头,认真听着。

  父皇在位时,流水虽然多,但国库储存的银两,最多五百万两。

  这可比父皇在位时,还要多出一千二百万两银子。

  严成锦微愣一下,弘治皇帝时,朝廷大力发展基建,投入巨大的靡费。

  现在朱厚照捡了便宜,该花的银子在弘治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35book.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