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深谋远虑_扬锋汉起杨安玄杨佺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七章深谋远虑

第(1/3)页

十二月十六日,杨安玄在满天风雪中回到了新息城。自八月盛夏出兵洛阳,回返时已是寒冬腊月,四个多月过去了。

    辛何等官员参拜太守,看到杨安玄身上的缟素,一个个神情复杂,知道这位太守要丁忧去职了。

    仍留在府衙的官员都是杨安玄认为的有用之材,一年多的相处众人知道这位年轻的太守一心为民、廉洁自守、勇于任事,是难得的好官。

    这位杨太守年纪轻,前程似锦,跟着他只要肯干事、能干事升迁的机会自不会埋没。

    而且这位杨太守虽然要求属下官吏廉洁自律,但节赏、年赏丰厚,加上俸禄,足够一家老小安逸生活。

    若是换了个太守来,堂上诸人怕有不少要腾出位置给新人,留下的人恐怕也不见得舒畅。

    时间紧迫,杨安玄懒得理会众人的小心思,径直言道:“愚不在汝南的这段时间,辛苦诸位了。朝庭未委派新太守之前,愚还是暂时安排郡中事宜。”

    白天处理完公务,晚间杨安玄分别召见辛何、邓远、许靖等官吏暗谈,要他们谨守职司,共同进退。

    杨安玄交待他们,若有新太守接任,原本拟定的施政方针不能变,若是新太守胡作非为,自有郡军为他们撑腰。

    此次救援洛阳,赵田等人皆立下战功,朝庭封赏的诏书尚未下达,估计五品的将军走不脱。

    赵田是杨家亲兵,却非杨家族人,汝南郡司马之职即便是太守也不能轻易撤换。

    为了保险起见,杨安玄已向刺史司马尚之去信,言明汝南不能乱,赵司马不能换。有刺史支持,汝南乱不了。

    跟赵田密谈,杨安玄交待他两件事,一是牢握兵权,若是朝庭委任了新太守,要亦改弦更张,可与之据礼力争,讲不通礼便用手中刀枪说话;二是看好西平铁矿,绝不许灌钢淬火法泄露出去。

    赵田不无忧虑地道:“主公,你若丁忧三年,肯定要生出事端,能否让朝庭夺情。”

    杨安玄苦笑道:“夺情岂能自己提出,愚已向朝庭上疏,乞求归还父亲和伯父的人头,争取有机会进京朝觐。”

    眼中寒光一闪,杨安玄心想若是能进京,即便不能夺情起复也看看能否发动人脉,让朝庭派一个无用之人任太守。

    一直忙到二十四日,孟龙符和蒯恩护送袁氏和湫儿到来,随行还有三十多名族人,杨安玄惊喜地发现胡藩居然也在其中。

    安顿好家人,杨安玄迫不急待地约见胡藩,他知道胡藩足智多谋,此时正要听听他的意见。

    胡藩告诉杨安玄,他随杨佺期出战,战败后逃回襄阳时,杨思平等人已经带着杨家家眷离开了。

    考虑再三,胡藩决定回豫章探亲,等杨安玄回返汝南后再前往新息城。

    表兄罗企生被桓玄所杀,胡藩受姑母所托前往江陵找寻罗遵生,见到罗遵生后得知杨安玄在盘龙山大破皇甫敷,于是便前往盘龙山会合,正好与前往新息城的袁氏等人会合。

    杨安玄暗自感慨,自己倾心结纳胡藩没有白费功夫,这个名将总算归在自己麾下,以胡藩的性情,只要以诚相待,定然不离不弃。

    对胡藩杨安玄没有隐瞒,把自己有意前往京城迎回父亲伯父的首级,谋求夺情的打算讲述了一遍。

    听完杨安玄的讲述,胡藩略一沉吟,道:“安玄,此事怕有不妥。”

    杨安玄一愣,道:“道序兄不妨明言。”

    “依愚之见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35book.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