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新世界_龙族:从战锤归来的路明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22章 新世界

第(2/3)页

了多少回了,咱家现在不能随便乱收别人东西!他们图啥你又不是心里没数,不就是指望着明非能荣归故里然后借他捞点成绩投资么?”

    “咱收了礼又不办事,到时候人情没还上还得罪人就麻烦了!”

    “那你前几天咋不当着王局的面把话撂下?现在搁这儿放马后炮!”

    婶婶瞪了他一眼,“反正电视就在楼下,你硬气你就自个儿下去退了它!”

    叔叔虽然嘴上说得硬气,但身体却很诚实地从摇摇椅上爬了起来,嘴里还嘟囔着:

    “……这都什么事儿啊……人情债最难还……”他趿拉着拖鞋,慢吞吞地往门口挪。

    谁又能想到呢?他那个远赴美国读书的大侄子,先是忽然变成了全球通缉的恐怖分子;

    然后没过几天,又摇身一变,变成了不得了的大人物,据说跟全球国家的领导人平起平坐的那种。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连带着他们一家也都沾了路明非的光,从原先逼仄的老破小里被请了出来,直接安置进这个带安保、有花园的小区。

    饶是婶婶素来嘴硬看路明非不顺眼,面对这般“登天”的际遇,心底也不由得念着等路明非回家给他包饺子吃。

    不过关于路明非的消息并没有大肆宣扬;据说仕兰中学的校长雄心勃勃地打算在校门口为路明非竖立全身雕像并绘制巨幅壁画,要让仕兰名震世界,结果订金付了却被有关部门紧急叫停。

    然后世界也变了,说什么除了人类以外,这个世界其实还有龙族……不过这玩意只能当作酒桌上的谈资,离他们这种平头百姓还远着呢。

    ……

    楼道里很快就传来叔叔“吭哧吭哧”搬重物的喘息声,间或夹杂着对送货师傅的客套话:

    “哎哟,辛苦辛苦……放这儿就行……我自己能搬上去……哎,小心台阶……”

    十几分钟后,当叔叔气喘吁吁地跟着送货员将那个印着崭新Logo的大纸箱搬进客厅时,婶婶已经把那台笨重泛黄、屏幕中央还带着条顽固灰色亮线的老古董搬进了角落,给新电视腾出了最显眼的位置。

    拆开包装,一台崭新的75寸大屏液晶电视露了出来,像是一块精心打磨的黑曜石。

    “嚯,这大家伙……”

    路谷城咂咂嘴,和送货员一起笨拙地把它搬上桌,然后插上电源,接上信号线。

    “啧啧……要是自个掏的话得花多少钱啊,”婶婶也忍不住感叹,眼睛牢牢被屏幕吸引,“别光看着,赶紧开开,看看画面!”

    路谷城按动遥控器,跟以前那个画面总是蒙着一层灰黄雾气的老电视比起来,这新电视的的画面简直清晰得纤毫毕现。

    画面切到新闻频道,正好在播放午间新闻。

    “观众朋友们中午好,欢迎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现在是中午两点,为您播报最新新闻。”

    “首先关注国内新闻。”

    “据中核集团核工业研究院最新消息,‘启明星’二号聚变能装置已成功接入南方电网并稳定发电;与此同时,三号、四号聚变能装置也即将进入到实验发电阶段,预计将在一年内完成升级并接入全国电网,这标志着我国在核聚变技术应用领域方面已踏入世界最前列。”

    “国内多家车企加速转型,聚焦以电力为主要能源的新能源汽车……”

    “这聚变能装置啥意思?电费是不是又要涨了?”婶婶看得似懂非懂,对这些听起来就很高科技的名词实在摸不着头脑。

    “哪能涨啊,我看是要大跌!”叔叔带着点炫耀的口吻解释道,“我听一个在天津的宝马车友说,他们那边家用电现在才两分钱一度!以后咱家空调想开就开!”

    “那不错,”婶婶点头,“睡觉空调就不用调定时了。”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今日正式公布包括‘嫦娥三号’载人登月飞船、基于聚变推进系统为动力源的‘天舟’大型货运、载人两用平台、‘天宫’地月轨道太空港等多个超重型项目……”

    “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联合三院主导的‘天梯一号’碳纳米管轨道电梯同步启动招标,未来将直通‘天宫’港……”

    “牛逼啊,这就要上月球了?”叔叔瞪大了眼睛。

    “换台换台,”婶婶挥了挥手,“上月球又不关咱们事,不如看看天气预报,听说又要吹台风了!”

    路谷城依言换台,不过气象预报的画面也变了,不再是简单的卫星云图和主持人比划,而是整个大气层的全息投影在演播室里缓缓旋转;

    气流的涌动、云层的形成消散、洋流的细微变化,都以清晰的、动态的、由无数细小光点构成的流体模型实时展现,洋流与季风化作交缠的蓝绿色光带。

    当然路谷城,还有很多像婶婶这样的是看不懂这些的,所以有一位预报员就站在投影中央观众讲解:

    “受解析自全新的‘元素涡流预测模型’修正,第八号强热带风暴‘凤凰’将向东偏移约60公里,强度减弱一级,受影响地区……”

    “这……这也能算出来?”叔叔喃喃自语。

    他想起小时候,一场不期而至的暴雨淋透了全家晾晒的稻谷。那时候的天气预报,模糊得像个谜语。

    “谁知道准不准,”婶婶撇撇嘴,注意力却被全息投影旁边一个滚动的小窗口吸引了,“哎?那是什么?”

    那是一个实时更新的“城市微环境指数”,精确到他们所在街道的PM2.5数值、噪音分贝、光照强度,甚至还有空气中某种特殊“惰性炼金尘埃”(新闻里新出现的名词)的浓度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35book.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