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惊喜_黛玉义姐不好当[红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3章 惊喜

第(1/3)页

 林棠虽很想立刻就去看林黛玉给她准备的“惊喜”,  可她这一路回来风尘仆仆,直接被接到大明宫里封爵授官,又回到清宁侯府和林黛玉抱着哭了半日,  还未更衣梳洗。抱着哭的时候不觉得,现被劝好了些,林棠立刻就感觉满身满脸都是土,  急待洗澡换衣裳。

         不但林棠要洗澡,林黛玉在林棠怀里蹭了半日,也沾了尘土,  得重新梳头洗脸。夏天穿的衣裳轻薄,林黛玉再一看她的衣裳都哭皱了,  索性也去洗澡。

         好容易把女儿们劝好了,  她们都回屋里梳洗,独留林如海一个在清安堂,  他不由哑然失笑。

         林如海升任户部尚书已有近一年,  差不多已将所有国库欠银收回完毕,  只差忠顺亲王府和南安郡王府等少数几家。

         忠顺亲王是皇上唯一存世的亲兄弟,  南安郡王府是已逝太后的娘家,  也是皇上的嫡亲舅舅家,  这两家都非一般人家能去硬碰招惹的。其实这两家外,余下欠过户部银子的人家也都是非富即贵,  和诸皇亲王公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可在其位谋其政,  既皇上把收回欠银之事交给户部,  林如海身为户部尚书,  就算拼着得罪人也得把差事办好,不然不是不忠,便是无能。

         这一年,  林如海带户部上下对各家软硬兼施,还时不时扯皇上和承恩公府甚至女儿林棠的虎皮做大旗,又拿安甄贾史王几家做例子,因林家也是开国功臣之家,他还能拿自家祖上和各家勋贵叙一叙昔日的隆恩和各家的忠勇,说什么西北开战在即,此时把欠银还上,缓解皇上的燃眉之急,难道皇上会不念旧恩?

         经过这几招,再犟的人家都知还欠银之事已不可挡,趁宁西军开拔之前,乖乖把银子还上了。                        

                            

         只有忠顺亲王和南安郡王两家软硬不吃,甚至从三月起,连一点儿面子都不给林如海了,直接让他和户部的人吃闭门羹。

         林如海被明晃晃的下了几次面子,便时常在户部掩饰不住心绪,流露出伤感哀叹。但其实他心中并无分毫恼意。

         两相博弈的是皇上和忠顺亲王南安郡王府,而他不过是皇上伸向忠顺王府和南安郡王府的刀,忠顺亲王和南安郡王府打的不是他的脸,是皇上的。

         如今还站在忠顺王府和南安郡王府身侧的,不是素来便与他们两家亲厚,早已脱不开干系的,便是想要投机站队,搏一个从龙之功,滔天富贵的。

         林如海大概能猜到这两家是怎么想的。

         西北平定,东北一向安稳,西南边疆也无大患,忠顺亲王若不趁这几年皇上还没将东南沿海也全部掌控试一试,他这辈子大概也就只能做个富贵闲散王爷了。

         而南安郡王府见了西宁郡王府的败落,必有唇亡齿寒之感。且南安郡王府几代人在安海军中犯下的罪甚至可能比高廉和安修石还要重,前岁太后病重,去年太后离世,南安郡王府也未必没有疑心。

         既然已是罪无可恕,早晚要被清算,为什么不赌一把扶持忠顺亲王上位,让自家还能得几十年的富贵?

         但林如海一直没有想通的是,忠顺亲王和南安郡王府有什么底牌,认为他们在现在的局势下还有胜算?

         想谋反离不开兵权,可南安侯所率的安海军都布置在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之地,离京城数千里远,京城之内,禁卫和九门提督所率京营都牢牢掌控在皇上手中,棠丫头就任兵部尚书,兵部下辖的五城兵马司也能保证对皇上忠诚,难道是直隶提督,还是……                        

                            

         皇上必然比他更清楚忠顺亲王和南安郡王府身旁还有什么人,说不定就藏在乖乖归还户部欠银的人家里。但这就不是林如海能知道的了。

         思索一回朝局,等女儿们洗完澡换了衣裳出来,正该饭时。

         林如海笑道:“你远道回来,本该家里给你接风洗尘。可这是在你侯府里,我就只等着吃,就不多事了。”

         林棠忙笑道:“爹好容易来一次,我还让爹操心,那成什么?而且我知道玉儿肯定早就准备好了。”

         林黛玉笑说:“确实准备好了,都是姐姐爱吃的菜。咱们快吃饭。吃完饭家里的人还要拜见姐姐,你走这一年,凤姐姐她们不知多想你呢,我还要带你在府里转转,咱们下午还要去谢家。姐姐明儿不就要到兵部上任了?若得空,少不得还要面见皇后娘娘呢。”

         说起她的新官职,林棠不免发愁:“我虽做过工部侍郎,但那不过挂名,除了造枪炮之外,别的事我一概不管,比不得正经侍郎。军中我也管过,可那是什么情况你们也知道。如今立时让我去做一部尚书,我心里真是没底。幸好是兵部尚书,若是其余五部,我只怕要睡不着了。”

         林如海笑道:“皇上也知你未曾科举,对别部事体都不熟悉,才令你为兵部尚书。兵部职权不过分管各地驻军,拨调粮草兵器,考核士官,调动军队,不都是你这一年多做熟的?而且我看皇上是特意把这个缺给你留着。”

         离京一年多,就算和家里不断有书信往来,林棠对京中的局势也成了雾里观花,不甚明晰。

         今既林如海说起了这话,她先不忙着吃饭,请林如海细细讲来。

         林如海道:“兵部执掌大周各地所有军队的升迁调任考核粮草,也包括宁西军、安海军,皇上让你来做兵部尚书,我看一是因你的身份,又是亲手捉拿了高廉和安修石,绝不可能倒向忠顺亲王一边,二是因你在西北有功,皇上看你这一年表现,确实当得起这一职,三则因我催还户部欠银只差这几家,你我父女,同任六部尚书,正是更加给他们压力。”                        

                            

         他看着林棠说:“棠丫头,你知道你这个尚书该怎么做了罢?”

         林棠领会林如海的意思,叹道:“皇上想逼忠顺亲王反,可只在京中打起来还罢了,若安海军自立为王,要与大周裂土而治,受苦受难的不还是只有普通百姓?幸好……”

         “幸好什么?”林如海问。

         “幸好清宁炮和燧发枪的工艺还没流入别处,不然……”林棠闭眼叹道。

         林如海和林黛玉都猜到了林棠心中压力的来源是什么,他们没办法更改事实,也不可能劝皇上销毁新式火·器,一家人之间也不用说空话、套话安慰她,便只默契的不再提这件事。

         午饭毕,林如海先回林家,王熙凤葛女史等都来拜见林棠,恭贺林棠晋封侯爵,就任兵部尚书。

         在林棠回京之前,工部便奉旨将清宁侯府修缮扩建过,并没动主体建筑,只多了些别的,因此清安堂还是林棠走之前的布置。

         林棠不在家,林黛玉有事召集这府里人时只在前厅,王熙凤等也并不敢在此办事,若有要紧客来,只在三间耳房内招待,清安堂正房五间就一直空着。

         隔了一年多,清安堂再度热闹起来,林棠看着这些熟悉的面孔,第二次有了“终于回家了”的感觉。

         将大事回过,王熙凤便问:“怎么不见沈典军?”

         林棠笑道:“还没和你们说,沈明照今年立了几次大功,已经升了宁西军从三品指挥同知,留在西北了,以后咱们府上的护卫都交给杨千总了,你们有事别找错了人。”

         千总乃正五品之职,杨树离京之前还是从六品,回来连升三级,虽不比沈明照升得快,也算难得了。清宁侯府的护卫也从一百员禁卫增加到了两百员。                        

                            

         王熙凤等又惊又喜,忙都起身恭贺杨树。

         柳湘莲心下难免羡慕,想求林棠讲一讲战场上的事,又怕林棠事多,让他给耽误了。

         再闲聊几句,清宁侯府门上便有许多家派人送来贺礼,有一半是本便与清宁侯府亲近的人家,另一半却是兵部侍郎堂官们和五城兵马司各指挥家里来人。

         林棠仍将这些人情往来的事都交给王熙凤,让她和葛女史、常女史去接待来人,将礼物入库归档,不许收太重的礼,还笑说:“我这一年不在家,你们上下操持辛苦了。跟着我去的人都得了三个月的赏银,你们留在家里的,也一人有三个月的。总不能我升了官儿不让你们沾沾喜气。”

         王熙凤忙笑道:“伯爷要赏,我们自然高兴。可话得先说清楚。伯爷不在家的时候,咱们府上光交际的事就少了许多,我们其实还轻省不少呢,倒是您这一回来,才第一天,就来了多少事?所以伯爷不是为去年不在家赏我们,倒该是因为回来了才要赏!”

         林棠笑道:“你们看她这张嘴!这意思是我还得再出一趟远差,让你们轻省着才好?”

         王熙凤忙笑道:“伯爷这可冤枉我了,我分明说的是伯爷一回来,咱们就能得着赏,是大好的事,我们情愿忙些,心里也喜欢。伯爷若一直不在家,谁给咱们安排活儿放赏啊!”

         众人哄笑一回,簇拥着林棠和林黛玉出了门,便各归其职。薛宝钗甄英莲等才回来的都有一日的假,现在也可以回家去了。

         林棠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35book.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