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秦家_黛玉义姐不好当[红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7章 秦家

第(1/3)页

 陕西边城安榆府驻地的总兵秦朱安,  早于三日前就接到了快马消息,钦差清宁伯一行会在安榆府修整两日,补充食水用度,  再行上路往宁西军去。

         圣上的旨意和钦差的意思都是低调行事,不必大动干戈。加之陕西首府长安城离安榆路远,三日内把消息送到巡抚处都来不及,  更别提请巡抚过来,因此秦朱安和安榆知府商议后,便只有他们两人率部下属下在城门处迎接,  带的人虽不算多,但也够得上相迎一位伯爷、一位尚书和一位国舅爷的分量了。

         其实这几日秦朱安私下里没少琢磨,  皇上派这三位一起过来,  到底是谁为首,谁为副?

         谢翰林——也是他妹子婆家小姑子的丈夫,  拐来拐去他也能叫一声妹夫——虽然是国舅爷,  也是翰林随行监察,  但到底实际官位不高,  依他对现在龙椅上这位陛下的了解,  不会是这般任人唯亲的行事。况且,  国舅手握兵权这么引人忌讳的事,皇上会轻易办?

         既然不是谢翰林,  那就还有两位。

         兵部王尚书可是两朝老臣了,  上皇还在的时候,  王大人就历任直隶提督、九省检点、兵部尚书。如今上皇去了一年,  王大人还在兵部尚书任上。

         他本来以为甄家早早倒了,王家也难逃一败,谁知王尚书今年还能得此重任往边军去。这是王大人早早就得了皇上的信任,  还是皇上另有打算?

         可若也不是王尚书,难道是清宁伯?

         不是他瞧不起清宁伯——不说被传得神乎其神的新火·枪,就光凭清宁伯活人无数,整个陕西都没人敢瞧不起她。

         只是清宁伯毕竟,额,才十来岁,人年轻不说,又从来没入过军中,若真是她,皇上竟这么信她了?                        

                            

         秦朱安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清宁伯为三人之首的可能性最高。

         清宁伯被承恩公认为义女,这么一算,他也可以厚着脸皮说,他能算清宁伯的世交舅舅。

         去年那场天花,虽然安榆没有,离安榆不算远的几处州府却都有。从那场天花安然过去开始,他就没少听人议论,不知清宁伯林棠到底生得什么模样,是不是天上的仙女儿变的?

         后来新式火·枪的风声过来,也有一起不知所谓的王八蛋嚼舌,说清宁伯当不是仙女儿变的,而是雷公电母火神下凡,面若门神,腰有那么粗,胳膊有那么结实,一手抓着一个震天雷,腿上还绑着好几个,脸比关公还黑。

         秦朱安每次听人议论这些,都要严令喝止。也有人听不得诋毁清宁伯,和嚼舌的人打了几场,双方都被他重罚。安榆府内的守军渐次不敢再说了。

         今日终于能得见清宁伯的面,别说下头的兵,秦朱安自己也不是不好奇。

         颜明哲这臭小子分明住在承恩公府,常见清宁伯,一年来几封信,竟也不多写几句清宁伯!他和夫人做长辈的,怎么好问外甥,人家的姑娘是什么模样儿?

         说来明哲和清宁伯同岁,清宁伯非凡尘俗子,可明哲也不差啊,有几家的孩子能十六岁就中举?会不会……

         旌旗伴着翻滚的灰尘近了。

         两千禁卫和京营五千精兵组成的长队露出峥嵘的面貌,秦朱安翻身上马,亲自带了亲兵迎上去。

         钦差队伍停下,前锋分开,两个穿三品服色的将军上前。

         双方各自令亲兵去换了符节,验明身份。

         “赵将军,常将军。”秦朱安下马,笑呵呵的走过去。

         赵珂和常子山也忙下来,吩咐了亲兵几句上前,都行礼道:“秦总兵。”                        

                            

         三人之中,秦朱安是从二品总兵,赵珂是正三品指挥使,常子山是从三品指挥佥事,手下的兵虽差距数倍乃至十倍,品级却相差不多。常子山和赵珂又是分别是禁卫和京营中人,护送钦差前来,按例,京官比外地官员将领位略高些,三人年岁也相差无几,互相之间只差一两岁,是以三人寒暄几句,便再不以职位相称,而是互相称作“秦兄”“赵兄”“常兄”。

         此时安榆知府也赶上来了,率下属与赵珂常子山见礼毕,众人便都等着三位钦差露面。

         秦朱安便看见数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35book.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