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其谈_娇娘医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59章 其谈

第(1/3)页

笑声在空旷的宫殿里响起,伴着哒哒的脚步声。

        “六哥儿。”

        晋安郡王伸手拉住乱跑的庆王。

        “擦擦汗,歇一歇。”

        看着晋安郡王牢牢的拉住庆王,后边两个内侍喘着气笑。

        “还是郡王力气大。”他们说道。

        庆王傻儿力气蛮,倔上来两个内侍都按不住。

        “那是自然,我自然要练的壮壮的,要不然怎么能好好的照看陪着六哥儿。”晋安郡王说道,接过内侍捧来的手巾给庆王擦汗,又端过汤饮喂他。

        “殿下。”门外有内侍疾步而进,低头施礼,“人来了。”

        晋安郡王的手微微一顿,庆王趁机跑开了。

        “这小子。”晋安郡王笑道。

        “殿下,您过去吧。”内侍低声说道。

        晋安郡王摇摇头。

        “现在还不是时候。”他说道,“我这么快就去,比陛下知道的还快吗?”

        “是,奴婢鲁莽了。”内侍低头低声说道。

        “不,你是心急了。”晋安郡王说道,“急什么,一年年的都这样过来了。”

        他看向殿门外,将手里毛巾扔回去,负手而立。

        这一次见到皇帝不是在外宫的勤政殿,而是内宫之中,外妇觐见,虽然是年轻女子,但皇帝也避讳,所以地点选在太后宫中,对外的理由是要太后喜好书法。

        其实太后原本更喜好的是神医的传闻,但鉴于那女子非死不治的规矩,皇帝觉得真要以这个理由去传,一来不吉利,二来那胆大包天的女人说不定会抗旨。

        “这么小啊。”

        看着跪在地上叩头的小娘子,太后惊讶的说道。

        这么小,几乎所有人见到这娘子第一个念头都是这个。

        这么小,就是这么小的人儿闹得满城风雨,把他这个天之子都玩弄于手上。

        “今年十七岁了。”皇帝在一旁说道。

        “才十七岁啊,比玮郎还小两岁。”太后含笑说道。

        皇帝应声是。

        气氛融洽,丝毫没有前朝议事殿上的肃穆沉重。

        “抬起头哀家瞧瞧。”太后的声音从上传来。

        程娇娘应声是,跪坐直起身子。

        见惯美人的太后也瞧的愣了下。

        “长的真好。”她含笑点头赞道,“端庄大方的,是江州人?”

        “江州程氏。”皇帝说道。

        “就是当年挖河造渠有愚公之称的程家?”太后问道。

        皇帝点点头。

        “那怪不得福泽深厚,有仙人照看也是应该的。”太后笑道。

        这话说的皇帝没法接口。

        “听你说你的仙人师父不在了?”太后话头一转,终于问到程娇娘。

        程娇娘施礼。

        “回娘娘,民女自有痴傻,醒来后不记得以前的事。”她说道。

        关于陈绍说的并州寻人的事,皇帝已经再次派人查证过,的确没有遮掩千真万确,而且他得到信息比陈绍还要详细。

        “是谷源山人士,是个读书人出身,但一直无成。”皇帝说道。

        太后和程娇娘都认真的听着,甚至程娇娘都有些失礼的抬头直视皇帝,神情眼神虽然依旧无波,但其内的迫切好奇以及隐隐的激动都瞒不过皇帝。

        看来对这个人,她的确是一无所知,而并非刻意隐瞒。

        “姓宋名今。”

        伴着皇帝说出这个名字,程娇娘凝神一刻然后慢慢的摇头。

        “不是?”皇帝忙问道。

        “没印象。”程娇娘答道。

        “功名几次不中,后来有一日突然就疯疯癫癫了,穿着道袍唱着道情不知所踪了。”皇帝接着说道。

        “那还是和道家有关。”太后点点头,“说不定也是得了点化,从此逍遥去。”

        听到这里皇帝有些遗憾,能把一个傻子治好,且教会了这么多技艺,他本人该多厉害啊,这种人怎么就死了呢?

        如果没死,让徒弟先入世,然后名扬之后三顾茅庐的相请,也不失一桩美谈,没有去寻找前,他的确这样想的,但再三打听确认这个宋今是真的死了,不是躲起来了。

        看来古人请圣贤的故事也不是常常会遇到的。

        程娇娘垂目不语,心里却把宋今这个名字念了好几遍,跟自己的程昉不同,宋今不是她所认识的名字。

        但听适才皇帝讲的那些事,可以得知突然疯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35book.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