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请说_娇娘医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52章 请说

第(2/3)页

。”他说道。

        陈十八娘一怔,以为听错了。

        “帮父亲你?”她问道,“帮父亲你什么?”

        给茂源山兄弟颁下功赏。

        陈绍心里说道,不是他不想告诉女儿,是觉得怎么说也说不通。

        这到底是谁帮谁?

        “是她帮你。”陈老太爷思付一刻说道,看着陈绍神情沉沉,“有时候能让你帮忙,就是对你最大的帮忙。”

        帮忙就是最大的帮忙?这是什么意思?

        陈十八娘扭头看父亲,见父亲神色复杂慢慢的点点头。

        如果连帮忙都不让帮了,那才是彻底的生分了吧。

        ………………………………..

        “这是什么?”

        勤政殿里,皇帝看着陈绍递上的奏章问道。

        “是茂源山五人的封赏。”陈绍说道。

        听他说出这句话,跪坐在一旁的晋安郡王和大皇子都看过来,大皇子还难掩几分惊讶。

        这个时候他竟然来说这个?

        皇帝的脸色果然沉了几分,将奏章放在几案上。

        “朕知道了。”他说道。

        陈绍却没有退下。

        “陛下,中书已经审议过了,还请陛下过目允准。”他说道。

        “你就那么急吗?”

        皇帝猛然拔高声音喝道。

        “急着去报人恩情就一点也等不得了吗?”

        大殿里一阵安静,眼见皇帝发怒,跪坐的晋安郡王和大皇子都站起来垂手而立。

        “陛下,当初程娘子给家父治病之后,收了我家一幢宅院作为酬金。”陈绍神情无波,既没有回答皇帝的话,也没有说有罪。

        “所以你就不欠她恩情了吗?”皇帝冷笑道。

        “臣不这么认为,但那娘子的确是这么说的。”陈绍说道,“她说,她是大夫救命,我是患者付酬金,这是你情我愿你求我得,所以,她不欠我我也不欠她。”

        皇帝更是笑了。

        “所以这小娘子能说出这种话,你就觉得着实不俗吧?”他问道带着几分讥讽。

        陈绍笑了笑点点头。

        “着实不俗,但又让人可怜。”他说道。

        可怜?皇帝冷笑一声没有说话。

        “如果不是绝望到极点,她怎么会不信也不靠人情?”陈绍说道。

        世人多是看得透却放不下,而要真正能放得下,得看透到别无退路。

        晋安郡王垂下视线。

        “陛下想必也知道,这程娘子的来历身份。”陈绍接着说道,“天生痴傻,几被溺毙,母亡父弃,人人避之,有家无亲。”

        “天下的可怜人多了,可怜不是作….事的理由。”皇帝说道,“而你当怀慈悲之心,但不能不顾国法律规。”

        陈绍应声是。

        “臣正是如此,臣并不认为臣不欠她的恩情了,所以一直想要还报,但没想到报恩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他说道,一面自嘲的笑了笑。

        皇帝神情木然似乎不屑,但并没有阻止他说话。

        “两年前的逃兵事,她第一个就求到了我的面前来。”陈绍接着说,说到这里叹口气苦笑一下,“但是陛下,臣不能帮。”

        两年前的事皇帝本来已经忘记了,但因为这次的事他又想起来了,点了点头,那一次的事的确陈绍没有帮忙。

        “反而臣还劝她国法军规不可违,虽然陛下最终定夺,但就算到现在,臣还是认为,逃兵当斩。”陈绍抬起头说道,神情肃然。

        这话并非作假,皇帝没有说话。

        “当时拒绝了那娘子的请求,臣心里不悔但到底是歉意,后来那娘子离京归乡,臣也没有再补偿的机会。”

        “没想到两年之后她又进京了,而且一进京就又求到了臣的面前。”

        “而这一次,臣还是不能偏帮...”

        “臣得知了她的诉求,当时就很惊愕,这事不可不慎重,所以并没有如何,只是在下属面前略问了句西北事,待日后慢慢查问,结果卢正有心先去问,然后发生的事,陛下就知道了。”

        “陛下,臣这次不仅没有应那娘子的诉求,反而是断了她的诉求,陛下怪罪那娘子不击登闻鼓诉冤,其实是臣逼的那娘子无奈,不得不以此举上达天听,论起来,这一切都是臣的缘故。”

        陈绍说着又拿出一张奏章躬身捧上。

        “臣,请辞。”他说道。

        请辞?

        晋安郡王和大皇子都看过来,这一次连晋安郡王都难掩惊讶。

        朝臣请辞是很常见的,比如奏请的事被皇帝驳回不高兴了耍性子,比如被御史弹劾赌气,比如要升官,比如表示认罪等等事都能请上一请。

        当然,这种请辞不过是做做样子。

        但陈绍自入朝以来还从没有这样过,别说请辞了,就是被御史弹劾的时候,他甚至都没有按规矩避位过。

        受君恩,尽心国事,不辞。

        这是当初殿试钦点相谈甚欢的时候,陈绍对皇帝说过的话,而他这么多年也一直这样做,站的笔直刚硬,在国事上从不肯退让服软。

        皇帝的面色缓和下来,轻轻叹口气,看着面前躬身的臣子,不知不觉曾经意气风发的簪花郎也两鬓染白了。

        “只是在请辞前,臣还是要请陛下准了功赏。不论西北他事,至少这件事是人证物证俱在可以定论的,陛下也是允诺过的,臣此举是依照旨意而行,没有违规,也算是终于能为那娘子略尽一分薄力,且不负国法律规,不负陛下。”陈绍再次躬身说道。

        皇帝看着他一刻,伸手拿起了放在一边的奏章,打开了。

        片刻之后,陈绍上了请辞奏章的事就传遍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35book.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