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五章 易安居士,你见过金手指吗?_历史粉碎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三五章 易安居士,你见过金手指吗?

第(1/3)页

  宋金之间和平没维持多久。

  祥兴元年四月的时候,燕山府路置制使韩世忠部,从榆关向北依靠大炮接连攻克润,迁二州,但没有继续向前进攻来州,而是以迁州为基础进行扩建,并且修筑一道西起群山东到大海的绵延城墙。

  这目的就很明确了。

  原本率领锦州金军主力南下的斜也在来州停止前进。

  既然杨丰只是想要一条更保险的防线,那么斜也不介意给他,毕竟斜也此时真打也没底气,他们真正敌人是耶律大石而不是杨丰,这时候的耶律大石已经和杨丰在汴梁正式签了条约,双方确定了兄弟关系以及幽云十六州归属。作为交换他不但从杨丰手中购买了大批物资,而且带走了三万此前投降的契丹士兵,再加上他原本拥有的已经能够集结十万大军,所以金国能拼凑起的军队绝大多数都在西线,斜也能够用来抵御韩世忠的兵力不过三万。

  而韩世忠那里是十五万。

  高师旦,姚友仲,解元和王渊四个军,另外还有原宗泽部整编出来的两个军,一个以宗泽儿子宗颖为都指挥使,另一个都指挥使是从总参谋部空降的杨沂中。

  这些军都已经按照杨丰制定的编制整编,都是五个步兵旅加一个骑兵旅,另外还有一个兼职运输和工兵的旅,每个军总兵力两万五千,虽然韩世忠投入战场的只有四个军,但那也是整整十万人马,就斜也手下三万人还是省省吧。防守的话他们还能凑合,野战的话根本没戏,至今金军还没找到打开宋军阵型的手段,野战中他们就是对上一个军都很难获胜,两个军基本上他就不敢进攻了,三个军以上的话他们就得回避了。

  就这样杨丰版山海关开建。

  而就在此时,国师又开始装逼了!

  汴梁。

  “国师,您也沾这铜臭?”

  李清照笑着说道。

  此时他们正站在一座刚刚建成的青砖水泥四层小楼前,而杨丰笑咪咪地站在大门前,他背后的大门上镶嵌着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人民银行”

  国师开的私人银行。

  但却有皇帝授权的大宋境内唯一纸币发行权。

  不是杨丰设计的国师信用货币。

  而是正牌的金本位。

  简单点说就是大家可以来他这里存钱,然后他发给支票,每年多少利息,到时候拿支票来取钱,当然,这时候大宋铜钱是货币,大家来存的肯定是铜钱,但是,国师这里还有别的选择,那就是金票。你可以不要支票而是金票,这个金票类似定期债券,利息高,五年期百分之二十,现在拿铜钱换十两金票,五年后可以兑换十二两黄金,这些黄金你可以选择兑换,也可以选择换成十二两的金票,然后再过五年你就可以兑换十四点四两黄金,到时候你还可以再继续换金票,再过五年你就可以兑换十七点二八两黄金。

  二十年就翻翻了!

  金票认票不认人,你领走之后哪怕被人抢了,然后那强盗拿着过来我们也兑换给强盗。

  这一点必须得说明!

  当然,也可以直接存黄金。

  同样白银也有对应的银票。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几十万大军要养活,几百万官吏要养活,河北河东那些被战火破坏的地方还有无数难民等着救济,哪怕这汴梁城的居养院里也还有一堆孤寡老人和无依无靠的小孩,甚至还有各地的学校也都得朝廷掏钱,老夫不想点法子能行吗?”

  杨丰忧郁地叹息着。

  当然,他这就纯属哭穷了。

  大宋财政虽然不说十分宽裕,但也远没到捉襟见肘的地步。

  一来他裁员凶猛。

  厢军整个裁撤,三衙全没了,枢密院没了,三公三少一个不剩,那些府牧州牧刺史全撤,国师的太师和兖州刺史带头裁撤,那些祠禄官一个都不留,话说这东西完全是寄生虫,而且本来设计就是当寄生虫的,杨丰才不管那些官员被撤职后的死活,一个个都家财万贯不干活还要国家养活未免太夸张了!

  总之他以堪称凶残的方式把大宋吃财政的人数减了三分之一。

  二是伐山破庙的收获。

  那些光头的财产全都被他给搜刮一空,至今还有一支大军专门在负责这件事情,对各地光头的爱护都已经扩展到江南了,那些抄出来的钱财和拍卖店铺赌场之类的钱财,统统都入了户部,话说大宋朝廷从来都没像今年这样有钱过。

  三来他自己还卖点东西。

  比如做个钟表玻璃弄个人造宝石什么的,这笔收入都用来补贴到他自己的教职体系。

  四是抄外国友人。

  后者很多也参与了上次政变,这些人当然要趁机一网打尽,而这些家伙绝大多数都是放贷的,不得不说犹太人的触手伸得真长,哪怕大宋也和这个时代欧洲一样,遍布犹太高利贷商人,抄他们的家无疑是国师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所以他并不是很缺钱。

  不过也不能说是很宽裕。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35book.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